杨坚是如何让北周静帝禅位的?杨坚最终能称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
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,当时北周仅仅成立了24年,静帝便禅让杨坚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军事贵族,武帝时期杨忠被封为随国公,此后杨坚继承父爵,并为上柱国。实际上杨坚在当上大丞相以后就有了篡权的计划,只是在等一个最佳的时机,直到静帝继位后,杨坚也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,这才能逼静帝主动禅让。历史上那些肯放弃皇位的人,应该也没几位是出于真心。
有付出才会有成功,有耕耘才会有收获,天上从来不会掉下馅饼。
有人问,谁是古来得天下最为容易的君王?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。容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。有人觉得汉高祖刘邦四十多岁起兵,依靠张良、韩信、萧何等人的帮助,最终取得了天下,是比较容易的一个;有人认为唐高祖李渊在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的帮助下进驻长安,成为了唐朝的开国之君,也是比较容易的一个。
还有人觉得隋文帝杨坚是一位很轻易就夺取天下的君主。杨坚外戚出身,逐渐把持大权,又逐渐消灭了北周的贵族和守旧势力,在没有太多杀戮和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,实现了北周政权相对温和的过渡,最终,他从自己名义上外孙的手中取得了整个北方。
那么,杨坚为什么那么轻易就夺得了宇文家的天下?其中的核心原因是什么呢?
西魏大统七年(541年),杨坚出生于弘农郡华阴县(今天陕西省渭南市的华阴市一带)。杨坚是名门之后,其先祖据说是有着“关西孔子”之称的东汉太尉杨震。这一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“弘农杨氏”,到了杨坚的父亲杨忠时,他已经官至柱国、大司空,爵至随国公。
历史总认为大人物往往会有不同常人的地方。据《隋书》记载,杨坚“为人龙颔,额上有五柱入顶,目光外射。”这正是所谓的吉人天相。十五岁时,杨坚因父亲的功绩而“授散骑常侍、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,封成纪县公。”十六岁时,又“迁骠骑大将军,加开府”。对杨坚这个新秀,主持朝政的宇文泰甚至夸赞他:“此儿风骨,不似代间人。”的确,杨坚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人物了。当官,他恭敬勤勉;为子,他孝顺备至。很快,他赢得了很高的人气指数,成为朝野中的红人。
宇文泰去世后,侄子宇文护把持朝政。他逼迫西魏恭帝禅让,并先后扶持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、宇文毓和宇文邕为帝,最终被不愿做傀儡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所杀。
一个好汉三个帮。继位之初,宇文邕为了与宇文护相抗衡,便招揽其他朝臣。这时候,杨坚走进了宇文邕身边——他的女儿当了皇太子妃。杨坚和宇文邕成为利益共同体,也因此而“父凭女贵”,在朝中地位不断升高。
树大招风。对于势力日盛的杨坚,朝中慢慢出现了反对的声音。齐王宇文宪劝谏宇文邕,杨坚相貌非常,让朝臣们很不舒服。他不是一个甘居人下之人,请趁早除掉。”还有以为大臣提议,“皇太子非社稷主,普六茹(杨坚)貌有反相。”
尽管有人认为杨坚有不臣之心,而宇文邕却相信天命,认为杨坚无法撼动北周的统治。宇文邕去世后,太子宇文赟继位,杨坚之女成了皇后。身为国丈的杨坚被封为柱国大将军、大司马。加上宇文赟对杨坚高度信任,每次他外出,都会留杨坚来主持政务,治理天下。杨坚权势滔天,红得发紫。
没有谁能够永远站在顶峰,宇文赟对杨坚起了防备之心,并试图将其除掉。优柔寡断往往会贻误时机,没来得及下手,宇文赟病重,朝政完全落入杨坚手中。
走到人生终点的宇文赟已经没有任何力气驾驭局面,杨坚亲信伪造诏书——杨坚辅佐新君,他站在了北周权力的制高点。大象二年(580年)五月,宇文赟病逝,年仅七岁的太子宇文阐继位,杨坚则被任命为大丞相。
杨坚篡逆之心早已有之,但担心被封在外的诸多北周藩王。怎么办?杨坚以皇帝之名将他们召到长安,以谋反之罪把他们处死。随后,他清洗了不满他擅政专权而反抗的尉迟迥等人。在一手打的同时,杨坚又一手拉,笼络支持他的鲜卑贵族。很快,杨坚的地位稳固起来。
大定元年(581),杨坚由随国公变为随王。北周静帝宇文阐不得不把位置拱手相让,杨坚正式登基称帝,并将“随”改为“隋”。
杨坚夺取政权,成为隋朝的开国之君。看起来还真的是相对轻松。
从外因来看,杨坚出身不凡、凭借父亲的功勋而官运亨通,在后期更是成为了国丈,身份的特殊和运势的顺畅,成为成功的最大机遇。
从内因看,杨坚历事五帝,始终保持低调,犹如一头沉静蛰伏的猛虎,始终寻找战机。到静帝时,他才一跃而起。
杨坚的身份、运气、性格、能力,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都不可或缺。但终究还是综合实力成为他称帝的根
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儿子?北周明帝宇文毓
我一直认为,历史人物所作出的选择,一定是他在当时认为的最好选择,至于后来没选择对,这是事后诸葛亮来看的。
就像炒股,今天涨停了,你并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涨停,你判断会涨停,追进去,结果跌停了,然后你后悔。
这都是事后诸葛亮,然后你问,为什么要买,应该不买,可买,一定是你对当时形势作出的你认为对的判断。
宇文护为什么不篡位,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,但是,虽然这么说,我也可以事后诸葛亮的试着分析一下。
大家都知道宇文护,号称史上第一屠龙手,557年——560年,3年之间,接连干掉了3个皇帝,西魏恭帝元廓、北周孝闵帝宇文觉、北周明帝宇文毓。
所以这个问题,其实可以扩展成几个小问题:
(1)宇文护为啥不在逼元廓禅位以后自己当皇帝,当然皇帝这个说法不太准确,那时宇文觉是称天王的,不是称皇帝的,宇文毓一开始上位,也是称天王的,后来才称的帝?
(2)宇文护为啥不在干掉宇文觉以后,自己当皇帝?
(3)宇文护为啥不在干掉宇文毓之后,自己当皇帝?
(4)宇文护为啥让宇文邕当了12年的皇帝以后,还不篡位,反而还被宇文邕干掉?
这四个阶段,北周的政坛是一直在变化的,宇文护的想法也是一直在变化的,所以单单一句宇文护为啥不篡位自立,是没法回答的,得分开来分析。
第一个问题,事实上,宇文泰原来是希望自己的另一个侄子,宇文导来辅政的,但是宇文导病死了,所以退而求其次,才选的宇文护,但他无论战功、声望还是资历都与他叔叔宇文泰相去甚远,将领们都不太服他。李弼、赵贵、独孤信、侯莫陈崇这几大柱国都在,都不服他,就一个于瑾帮他。
宇文护实际上是靠于瑾的帮助坐稳的位子,他觉得,只有趁宇文泰刚死不久,余威仍在的时候篡夺西魏皇权,建立新的王朝,才能让自己以新朝皇族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凌驾于各位柱国之上,稳定宇文家族和自己的地位,所以这个时候,他废西魏恭帝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能让大家服,因此他是不可能篡位的。
再说第二个阶段,西魏被北周取代以后,这个国家表面很稳定,其实暗流涌动。
在关陇集团内,除宇文家族以外,地位最高的是赫赫有名的六大柱国。
这其中,排在首位的李虎已在几年前去世,排名第二的李弼此时也已病重,没啥能量了,剩余四人中,于谨已经和宇文护结成同盟,侯莫陈崇属于骑墙派,态度不明;而赵贵则是心怀不满,史书上记载,“每怀怏怏,有不平之色”;独孤信的态度,史书没有记载,但肯定也非常失落。(关注“读史”,回复杨坚可查看相关文章)
而宇文护性格跋扈,喜欢大权独揽,执政后他就规定所有与军事有关的决策,都要得到他的许可。
赵贵性格刚烈,对这非常不满,就您这水平,还想领导我们打仗?一个只端过盘子的服务员,还想玩颠勺?于是赵贵就找独孤信,想废了宇文护,但是宇文护有线人,接到线报,宇文护先下手为强,干掉了赵贵和独孤信。这个线人叫宇文盛,因为这次告密,官运亨通,提他,知道的人少,但是提他儿子和孙子,太有名了,儿子宇文述、孙子宇文化及。
干掉赵贵和独孤信以后,天王宇文觉非常不满,他手下也有一帮人撺掇他,准备干掉宇文护,但是又被线人告诉宇文护了,于是宇文护逼宇文觉退位,改立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,当时宇文毓已经24岁了,属于长君,而不是幼主。
从这你就能看出来,宇文护心虚,因为执政不到一年,已经得罪了一大帮人,所以这次不敢立幼主,他连幼主都不敢立,还敢篡位吗?
再说第三个阶段,史载宇文毓宽明仁厚,说白了就是老实,再说白了就是软弱,所以宇文护觉得立他挺好控制,但是没想到,宇文毓是个外柔内刚之人,刚即位就和宇文护对着干。
宇文毓的正妻就是独孤信的大女儿,叫啥不知道,宇文毓要立她为王后,但是宇文护不同意,很简单,独孤信是宇文护干掉的,立她女儿,怎么可能,但是宇文毓据理力争,宇文护居然没说过他,只能立独孤氏了,这件事宇文护很受触动,觉得宇文毓不是善茬,于是以退为进,假装要把朝政大权还给宇文毓,没想到宇文毓说挺好,谢谢。
宇文护这个郁闷,但是军权,宇文护没交。宇文毓亲征以后,很有作为,你从他的谥号明帝来看,就能看出来,而且宇文毓岁数大,所以宇文护越想越怕,宇文毓越大,自己越不安全,于是一不做二不休,接着干掉宇文毓。
这次宇文护选择的是用毒,因为宇文毓经过两年的亲政,已经很有政绩了,所以不能以昏庸无道明着来逼他下来,于是就用下毒的招,干掉了宇文毓,但是估计是慢性毒药,宇文毓居然还有时间留下遗诏,让老四宇文邕即位。
宇文护又郁闷了,其实从这件事情上,多少已经可以看出点宇文护的性格来了,优柔寡断,做事做不到位。
再说第四个阶段,宇文护本来想立宇文毓的年幼的儿子的,但是没想到宇文毓的遗诏里立的是18岁的宇文邕,于是宇文护计划观察一下,如果宇文邕也像宇文毓那样不听话,就接着干掉,但是没想到,宇文邕太听话了,表现的太好了,一登基,就啥事都不管,就让宇文护全权负责。
宇文护这下放心了,他要篡位,想让众人服,现在还差一样东西,就是军功,需要连宇文泰都没能完成的任务,灭掉北齐,于是经过3年准备,宇文护大举伐齐,但是,被北齐名将段韶和斛律光打的大败。
过了一年,宇文护又倾全国之兵伐齐,这就是著名的周齐邙山之战,兰陵王高长恭的成名之战,结果是北周惨败。
这两次惨败,让宇文护威信扫地,特别是第二次,邙山之战这次,是西魏北周30多年来,最惨的一次失败,北周要修养声息。这一休,就是五年,五年以后,宇文护卷土重来,但是,又没讨到便宜,北齐有段韶、斛律光,北周无法取胜。
这几次战役,对宇文护的声望打击太大,再加上,宇文邕一直装怂,表面上来看,对宇文护没啥威胁,所以,我揣摩宇文护,可能想缓缓再篡位。
但是,时不等人,你这边想缓缓,宇文邕那边不等了。
宇文邕即位的时候18岁,现在已经30岁了。卧薪尝胆了12年。
经过这几次战役,宇文邕认为,宇文护穷兵黩武,三次攻齐,都损兵折将无功而返,曾经联合后梁伐陈,也失败了,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,这让宇文护的威望不断下降。
内政方面,宇文护表现的也一般,他的家人和下属倚仗他的权势,为所欲为,贪得无厌,搞得乌烟瘴气。
最重要的,宇文护这几年来专横跋扈,刚愎自用,手段狠辣,树了很多敌人,大臣和将领对宇文护心怀不满的非常多。
所以经过深思熟虑,宇文邕终于下定了决心,该出手了。
但宇文邕不过是个挂名CEO,几乎所有大臣都听命于宇文护,军队更是掌握在宇文护的手里,除了身边的几个太监,宇文邕谁也指挥不动,咋办。
只有一个办法,偷袭!
宇文邕和仅有的几个亲信,比如宇文直这些人商量咋偷袭,后来敲定了方案。
宇文护一次外出回到长安,宇文邕在宫中迎接他,接着和他一起去拜见皇太后,路上,宇文邕很诚恳地对宇文护说,太后年事已高,却酷爱喝酒,以致喜怒无常。我跟她说了很多次,她都不听,你劝劝她。
然后,宇文邕拿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《酒诰》,酒诰应该是《尚书》中的一篇关于禁酒的文章。然后交给宇文护,让他用这个劝太后。
宇文护不觉得有诈,见着太后以后,就开始念这文儿,宇文邕手里拿这玉笏板,在后边站着。然后,宇文邕就用这个玉笏板,猛砸宇文护。
宇文护倒地,然后宇文直冲进来,就砍了宇文护。
这就是宇文护在北周
- 上一篇:北周与北齐兵力对比-北齐比北周强大,为什么被灭亡 [2024-05-16]
- 下一篇:北周皇族窦氏-史记外戚世家窦太后-邦太智能烤箱功能图标解释 [2024-05-16]